剛移民到日本時,兒子需要立刻上小學。經(jīng)過比較,我送兒子去了龜山小學。
兒子上學的第一天晚上,校車把兒子送到了家門口。剛下車,兒子就直沖過來,撲進我懷里,死死地抱住了我。我也緊抱著他,感受著他對我的依戀和愛。兒子一直賴在我懷里不肯出來,我只好抱著他回家;氐郊依铮褧鶗郎弦凰,馬上拿起頭一天沒看完的漫畫書,投入地看了起來。我感到很奇怪:難道學校沒留作業(yè)嗎?“作業(yè)做完了。”兒子認真地對我說,“今天的作業(yè)就是擁抱媽媽3分鐘,我已經(jīng)超額完成了啊!”沒想到,這樣的日子,竟然一個月一個月地持續(xù)了下來。
有一次,兒子放學回家,找了把小椅子,坐在廚房里,非要我給他講我小時候的事情。見他這么有興趣,我也就回憶起來:“那時,媽媽在外婆家,經(jīng)常和小伙伴們在山上放羊。春天,就去榆樹上擼‘榆樹錢兒’吃,甜甜的……”在我講述的過程中,他不斷地問這問那,儼然就像一個小記者,把我童年時的故事翻了個底朝天。聽完故事,他馬上到客廳里,給自己的同學打電話:“我已經(jīng)完成作業(yè)了,我媽媽小時候可好玩了,要去山上放羊……”
天哪!我大吃一驚,難道這也是家庭作業(yè)嗎?
漸漸地,我也習慣了這種家庭作業(yè),因為比聽媽媽講過去的事情更離譜的也有過了,有時是幫媽媽做一次家務;有時是獨立煮一道菜;有時竟然是找?guī)讉好朋友一起玩,規(guī)定只能是同學之外的朋友,還規(guī)定了人數(shù)……
后來,兒子終于帶回了一些讀寫作業(yè),不過少得讓人不安,最多10分鐘就能完成,剩下的時間還是玩。慢慢地,我悟出了這種教育的好處:孩子們對學習文化知識的熱情始終不減,生活能力卻大幅度提高了。與此同時,每天擁抱媽媽3分鐘的作業(yè),成了兒子的習慣。我想,正是在這樣的學習當中,我們都學到了正確的感情表達方式,這對于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simonabridal.com/zaojiao/94289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