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歲七個月,她的分離焦慮來得有點早。從她六個月起,幾乎每個早上都要上演“每日一哭”。不知為何,媽媽去上班這件事,對于從小到大處事平和、不愛哭鬧的女兒來說,是件多么值得悲慟欲絕的傷心事。這一年多來,我們累計試過的辦法有:偷偷離開、正面告別讓她接受事實、重復(fù)媽媽要上班賺錢給她買這個買那個……
直到孩子快一歲零五個月,婆婆才找到一個辦法,站在門口拍手唱“歡送,歡送,歡送媽媽早點回來”。但新鮮勁一過,孩子看媽媽上班還是哭的時候遠(yuǎn)遠(yuǎn)多過不哭的時候。雖然哭的時間很短,往往媽媽走到五樓(我們家住六樓)就聽不到哭聲了。問過身邊每個有寶寶的媽媽,結(jié)果像女兒對媽媽上班反應(yīng)這么強烈的竟只是少數(shù)。
孩子不是沒有安全感、道理講不通的孩子,但為什么會這樣呢?可能是她對她白天的看護者信賴不夠吧?那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讓孩子開始愉快的一天呢?
答:幼小的兒童有時會把某種模式整合在自己的生活中,如,媽媽上班,孩子跟奶奶,孩子一直都不哭。某一天由于某種原因,如跟媽媽正在親昵時,媽媽到了上班的時間馬上要離開,孩子正在興頭上不愿意媽媽離去,因此而哭泣。而這時大人顯得比較緊張,這種緊張的氛圍讓孩子感覺到這一天跟平常不一樣,這就加劇了哭的需求。到了第二天媽媽將要走時,身邊的成人就在想:孩子會不會像昨天那樣哭?他可能會哭吧?成人以為自己這樣想孩子不知道,其實孩子的敏感能夠覺察到成人凝重的氣息,這種氣息跟他昨天哭的時候的氣息很接近,于是他就真的哭了起來。這一哭媽媽和奶奶都要去哄他,說話的聲調(diào)和行為與他不哭時完全不同,這種異樣的表現(xiàn)使孩子發(fā)現(xiàn)了哭的功能,于是他還要重復(fù)使用哭這一形式。時間久了,哭就成為一種儀式,在媽媽離開時孩子就非哭不可。
由此看來,哭并不見得是由于媽媽離開后孩子不快樂造成的。其實真正不快樂的孩子不會再表達不快樂,而是顯出麻木和呆滯的表情,很難有豐富的情感表達。所以如果孩子每天早晨必須得哭,那么家里的成人就得反思一下在孩子哭時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狀態(tài),調(diào)整自己,不讓孩子的哭得到強化。如果哭已成為一種模式,那就平靜地對待它,就當(dāng)這不是哭,而是一種儀式。這樣,等成人不焦慮了,再想辦法改變歡送模式。其實,媽媽每天都走,不必搞那么隆重的歡送儀式來刺激孩子注意離開這件事。
溫馨提醒
媽媽可以協(xié)助奶奶在家里多給孩子準(zhǔn)備一些工作材料,引領(lǐng)孩子去工作。這樣,孩子有充分的工作吸引又有可依戀的安全對象(奶奶),應(yīng)該沒有什么問題。一個工作極其滿足的孩子就會較少地注意自己的情緒和別人的情緒以及自己和別人之間的關(guān)系,這樣孩子就不會由于不理解成人的情緒而受到傷害,等孩子能理解了就到了心智適應(yīng)探索人的精神的年齡,一般在三歲半之后。所以兩歲之前的孩子越多地被吸引到對物質(zhì)的探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就越有利。
每天早晨媽媽離開時,就像在一起長久生活的成人一樣,說一句“我走了”離開即可,不要每天早晨都隆重地再見。
如果孩子繼續(xù)在每天早晨哭,無論他怎樣哭,媽媽都不要說太多的話,不要說諸如媽媽上班很早就回來,你跟奶奶好好在家玩,媽媽去掙錢給寶寶買這個買那個。否則,這些話會使寶寶覺得離別是一件更加異常的事,更應(yīng)該隆重一點。沒有什么比與母親的生離死別更能表達一個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情感了,所以孩子用了人類最隆重的形式歡送母親。其實,沒有什么比母親平和而正常的狀態(tài)更能給孩子傳遞媽媽早上的離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所以孩子哭,家長首先不要胡思亂想,只要家長態(tài)度平和了,孩子就是哭兩聲也沒有關(guān)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simonabridal.com/youjiao/96854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