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從休斯敦培訓(xùn)歸來,幾個好友前去接風(fēng),幾個三四十歲的人也不知怎么就談起了孩子。大家一致要求朋友談?wù)勊姷降拿绹耸侨绾谓逃⒆拥摹E笥颜f:“美國的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自由,那么散漫。他們的父母給他們訂了許多‘清規(guī)戒律’!
媽媽是孩子的行政長官
在國內(nèi),媽媽是孩子的“護身符”,護短、寵孩子是媽媽的“專利”。然而,在美國卻不是這樣。
剛到休斯敦,我們到超市去采購生活用品。有一個美國母親牽著一個大約兩歲多的小男孩,小男孩拿著一個玩具沖鋒槍坐在地上哭鬧:“我就要這個!我就要這個!”媽媽哄了幾分鐘,似乎并不見效,于是雙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他提了起來,嚴(yán)厲地說:“小彼得,看著媽媽的眼睛,媽媽說不可以!”小男孩并不抬頭。這位美國媽媽更嚴(yán)厲了:“彼得,把頭抬起來!”小男孩緩緩地抬起了頭,看著媽媽。幾分鐘后,小男孩似乎讀懂了媽媽的眼神,乖乖地把玩具槍遞給了媽媽。
后來就這個問題,我請教了美國同行,他們認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媽媽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在美國,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電子游戲、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都事先需要向媽媽請示,并做出“預(yù)算”。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驕傲
給我們講課的約翰是一個四十多歲的離了婚、除了專業(yè)就沒有其他愛好的男人,他經(jīng)常拿出一個幼稚的圖畫集讓我們看。說實話,那些圖畫簡直就是涂鴉,有些還能辨認出是只鳥或者房子,有的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墒羌s翰卻把它視為寶貝,逐一給我們介紹這是孩子幾歲的作品,讓人充分感受到孩子永遠是父母的驕傲。
在我們回國前,美國同行組織我們?nèi)ヂ糜巍R粋領(lǐng)隊的高管似乎心事重重,不斷地撥打手機。我們都以為是他家里出了什么大事,后來才知道,他兒子在那天參加小區(qū)里的足球比賽。我們長出一口氣:“什么事!不就是孩子們鬧著玩嗎?”縱然如此,最終孩子還是沮喪地向父親匯報了他們的戰(zhàn)況。這位父親聽完后笑著安慰道:“這么激烈!我的寶貝!可惜我沒能看到,對手太厲害了!下次,我們再努力,一定能夠打敗他們!”
做錯事是要道歉的
也是在回國前夕,我和一朋友應(yīng)邀到業(yè)務(wù)主管湯姆家里做客。
就餐的時候,我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的位置上。小家伙就開始鬧:“那是我的地方,我要坐那里!迸魅粟s緊過來勸,小家伙還是鬧,男主人變得嚴(yán)肅起來:“不聽話,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里去!”小家伙還真倔,流著淚沖上了樓。我連忙說:“沒關(guān)系,換一下位置吧!”女主人卻說:“不行,這樣會寵壞孩子的!边^了十幾分鐘,小家伙下了樓,男主人問:“準(zhǔn)備好了嗎?”小家伙重重地點了點頭,低著頭向我道歉。這時候,男主人和女主人先后放下餐具走過去深情地吻了吻小家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simonabridal.com/zaojiao/61195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