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犯錯,別幫他找借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老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從孩子的身上能反映出監(jiān)護人的生活習慣。這么說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有些父母做事很少考慮他人感受,孩子也就很少考慮父母的感受,時間一長,孩子們無形之中就學到了很多不良習慣,就像孩子犯錯父母總是幫他們找借口一下,其實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1.孩子愛發(fā)脾氣

  每個孩子都有性格,這很正常,沒有性格的孩子是不可能的。但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亂發(fā)脾氣,遇上孩子發(fā)脾氣,父母要及及時找到原因,并且告訴孩子亂發(fā)脾氣是不對的,并給與孩子糾正亂發(fā)脾氣的壞習慣。

  但有些父母卻總是找理由來幫孩子推脫,比如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有讓他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父母就覺得是自己沒有尊重孩子,即便是孩子發(fā)脾氣,他們也不生氣,而是笑咪咪地要孩子去找自己喜歡的衣服換上。看似尊重孩子,實際上是縱容孩子在父母面前發(fā)脾氣,下次如果又遇上他們自己不合意的事情,他們又會大發(fā)脾氣。

  2.不要附和孩子

  孩子坐在飯桌上,看一眼沒有自己喜歡吃的菜,就皺起了眉頭,很不高興的樣子。媽媽說了一句:“寶寶吃飯了!”孩子立刻發(fā)作了:“這些菜一點也不好吃,我不想吃。”一般的爺爺奶奶馬上說:“那寶寶想吃什么,我們?nèi)プ?”小孩子本來就不能偏食挑食,媽媽辛苦地做了一桌子菜,不懂得感恩也就算了,沒有自己喜歡吃的菜就不吃飯,這也太過份了吧!孩子是家庭的消費者不是生產(chǎn)者,應該懂得感恩,爺爺奶奶卻還要附和孩子,討好孩子,這種溺愛式教育只會害了孩子,而不是愛孩子的表現(xiàn)。

   3.都別人的錯

  幼兒園的老師打來投訴電話,小寶和同桌之間發(fā)生了沖突,小寶把同桌的衣服用水筆畫花了。媽媽很生氣,放學回家時,把算好好跟寶寶討論一下事情的經(jīng)過。結果短短的幾分鐘談話里,寶寶的每一句話都是說同學不對,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同學身上,而他自己沒有一點錯,都是別人的錯。在一旁聽的爺爺奶奶聽完之后,完全相信了孫子的話,不但沒有批評孩子,反而覺得孩子做得對。爸爸和媽媽雖然很生氣的糾正了孩子的錯誤,但孩子因為有爺爺奶奶在一旁,覺得自己很是委屈。

  4.孩子還小

  有些父母總是抱著孩子還小的心態(tài),就算孩子犯了錯也總是找借口原諒他們,就是在父母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之中縱容了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犯錯話。孩子再小,他們也應該懂得責任和感恩,而一些做人的基本道德卻是父母要用言行舉指去影響他們的,因此在孩子們身上能很輕晚看到父母的影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simonabridal.com/youjiao/95420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