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解題捷徑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網絡

注意細心甄別選擇最佳答案

  每題選擇題一般都有幾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答案,解答選擇題時要注意細心甄別,防止受干擾答案或迷惑答案的影響,要準確地從備選答案中選擇最佳答案。

  例:下列實驗室制取CO2的物質,最適宜的是()。A。大理石和硫酸B。石灰石C。木炭D。大理石和鹽酸

  解析上述4組物質都可以制得CO2。但實驗室制取CO2的要求是操作簡單、反應速度快、生成物純度高、容易收集等。這里的石灰石需要在高溫下才能分解生成CO2,木炭要燃燒后才能得到CO2,這兩種方法制取CO2

  在反應和收集上都比較困難,故上述兩種方法作為實驗室制法都不合適。大理石和硫酸反應,由于生成微溶的CaSO4沉積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內部大理石和硫酸繼續(xù)接觸,故反應不能繼續(xù)進行。因此,實驗室制取CO2最適宜的物質是大理石和鹽酸。答案應選擇D。

  依據質量守恒快解多步反應

  質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參加反應的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重新組合形成新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原子數(shù)目、原子質量、元素種類、元素質量、物質質量總和均沒有改變。我們解題時依據質量守恒,就能簡化解題過程。

  例:已知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其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64%,現(xiàn)將該混合氣體10g先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全部轉化為CO2后,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假設各步均完全反應),最終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質量是()。A.10gB.20gC.30gD.40g

  解析本題涉及的反應關系復雜,若按部就班計算,循順序求解,勢必“小題大做”。相反,仔細分析整個反應過程,抓住反應前后碳元素的質量守恒,依據質量守恒進行計算,則解題過程十分簡捷。

  設最終得到白色沉淀CaCO3的質量為Xg,則10×(1-64%)=X×(C/CaCO3),解得X=30g。故答案選C。

  用極端假設突破非常規(guī)問題

  極端假設就是將復雜問題理想化、極端化,我們如果在解題中應用極端假設,就可簡捷地得到結果,突破非常規(guī)問題。

  例:把含有某一種氯化物雜質的氯化亞鐵12.7g溶于水后,與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沉淀27g,則該氯化亞鐵中含有的雜質可能是()。A。氯化鈉B。氯化鎂C。氯化鈣D。氯化鋅

  解析解答此題,若同時考慮氯化亞鐵和雜質,則既繁又難。如果從特殊情況角度思考,應用極端假設,將其視作純凈物,即把12.7g氯化物全部看作是FeCl2,即不難求出生成AgCl沉淀為28.7g(計算過程略)。因題中27<28.7,則該混合物中必定含有一種氯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比FeCl2的小的物質。無須計算,通過比較即可知應選D。

  巧用替換變形解化學式難題

  根據化學式計算某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shù)時,在保持物質相對分子質量不變的前提下,以相對原子質量數(shù)值相等為標準,巧用一種或幾種元素的原子去代替另一種元素的原子,通過替換變形“化學式”,就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能達到巧妙解題之效。

  例:已知在NaHS、NaHSO4、MgSO4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2%,則混合物中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A.23%B.24%C.32%D.44%

  解析分析NaHS、NaHSO4、Mg-SO4三種物質的化學式,“NaH”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為24,若計算時用R替換“NaH”和Mg(設R相對原子質量為24),可將混合物重整為RS、RSO4,

  再應用拆分的方法將混合物拆分成RS與O兩部分,即可使問題得以簡解。則該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32%-24%=44%。答案應選D。

  掌握溶解規(guī)律速解一類問題

  要想迅速準確地解答有關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問題,必須掌握兩點:一是要準確判斷溶質;二是要弄清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我們常見的物質溶于水,一般分為三種情況。如NaCl、KNO3等鹽類,當其溶于水后,其溶質的種類和溶質的質量都不變;第二種,如Na2O、SO3、P2O5等堿性或酸性氧化物,當其溶于水的同時就會與水發(fā)生化合反應,分別生成了NaOH、H2SO4、H3PO4等物質,此時溶質種類改變,溶質質量增加;第三種,如Na2CO3·10H2O、Cu-SO4·5H2O等含有結晶水的化合物,當其溶于水后其溶質質量是Na2CO3、CuSO4的質量,結晶水的質量要加在溶劑的質量中,而不能算在溶質的質量中,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少。

  把握了以上三種規(guī)律,就能準確快捷地解答有關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問題。

  抓住關鍵觀察快速選擇結果

  例:下列物質分別和36.5克20%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中所得質量分數(shù)最小的是()。A.MgB.MgOC.MgCO3D.Mg(OH)2

  解析氯化鎂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與反應生成的氯化鎂質量及生成水的質量有關。由于是恰好完全反應,鹽酸中的氯元素必定全部轉移到生成物氯化鎂中,這樣相同質量的鹽酸必然生成相等質量的氯化鎂,本題的關鍵點是“生成水的多少”,觀察化學反應方程式:

  A.2HCl+Mg=MgCl2+H2↑B.2HCl+MgO=MgCl2+H2OC.2HCl+MgCO3=MgCl2+H2O+CO2↑D.2HCl+Mg(OH)2=MgCl2+2H2O不難看出,等量的HCl生成H2O的量為:D(2份水)>B=C(1份水)>A(無水)。因此答案為D。

  綜上所述,解答化學選擇題不僅要概念清楚,而且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意把一個復雜、繁瑣或陌生的化學問題,借助某種變換,使其轉變?yōu)橐呀浗鉀Q過或易于解決問題的一種新方法。

  以上解答化學選擇題的方法,需要同學們在學習過程通過多體驗、多反思、多領悟才能掌握,也希望你在學習化學過程中積極進行思考,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以“不變”應“萬變”,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zhongkao/54131.html

相關閱讀:2013中考數(shù)學復習:夯實基礎 拓寬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