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3要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中考復(fù)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中考文言文3要點 什錦八寶

一類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有生命力,有的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相近,有的在現(xiàn)代漢語中習慣用作雙音節(jié)詞,但基本含義不變。   如:1、親賢臣,遠遠小人;2、夫大國難測測也;3、后遂無問津津者;4、臣本布布衣衣,躬耕于南陽。第1句“遠”作“疏遠”講。第2句“測”作“猜測”講,這兩個詞生活中還在用,只是由古之單音節(jié)詞變?yōu)榻裰p音節(jié)詞而已。第3句“津”為“渡口”;第4句“布衣”為“平民”,這兩詞出現(xiàn)在成語和書面語言中,是現(xiàn)代漢語的組成部分。

  這類實詞在文言課文中占了大多數(shù),復(fù)習時要一篇篇課文,每課一句句地落實理解,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突破原課文加以歸類整合,例如:   還有一類實詞由于時代變遷、歷史發(fā)展的原因,它與現(xiàn)代漢語中詞的含義有所不同,如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還有一詞多義。

  一、古今異義。   例:“率妻妻子子邑人來此絕絕境境”,這里“妻子”作“妻子兒女”講,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丈夫的配偶”不同。“絕境”指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今指沒有出路的境地。文言中還有“走”、“涕”、“犧牲”、“交通”、“無論”、“物理”等均與今解釋不同。

  二、通假。   例:“下見見小潭”,“見”通“現(xiàn)”。經(jīng)常遇見的還有“被”通“披”、“反”通“返”等。

  三、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例“神弗福福也”,名詞“福”作動詞“賜福”講,可引申為“保佑”。2、形容詞作動詞,如“有所廣廣益”,形容詞“廣”作動詞“擴大”、“增加”講。3、名詞作狀語,如“斗斗折蛇蛇行”、“斗”、“蛇”都是名詞作狀語來修飾“折”、“行”,意思是“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4、使動用法,例“汗汗牛牛塞屋”,“汗牛”應(yīng)解釋為“使牛出汗”,這是名詞的使動用法,但有的考生卻回答“牛出汗”或“出汗的牛”,顯然沒有掌握使動用法。5、意動用法,例“漁人甚異異之”,“異”是“以為驚異”的意思,是形容詞意動用法。

  四、一詞多義。   一篇課文內(nèi)同一字兩種解釋,如《捕蛇者說》中的“若毒毒之乎”與“賦斂之毒毒”,前者是“怨恨”,后者卻是“毒害”。也可將不同課文的實詞放在一起作比較,如“然然天子讀書者有幾”(“然”作“然而”講);“非讀書為然然”(“然”作“這樣”講);“則弛然然而臥”(“然”作“……的樣子”講)。

  高效理解背默6法   背誦是默寫的基礎(chǔ),其先決條件是理解。有的考生沒有理解內(nèi)容,為背而背,前后割裂地“死記”,支離破碎地“硬背”,背得吃力,效果也差。只有理解了,背出的文章才是屬于你的東西。有幾種背誦方法可供參考。

  一、情景對比法《岳陽樓記》鮮明地描畫了“霪雨霏霏”   和“春和景明”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前者由風浪起,上至日星,下至山岳,旁及商旅,其情必是“去國還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肅然,感極而悲者矣”。后者從天光湖色始,動有沙鷗游魚,靜有小草蘭花,其情必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二、詞語串連法《捕蛇者說》中蔣氏回憶家人捕蛇和受官吏之害那節(jié),可循這一條線:吾祖?吾父?吾?悍吏?吾?豈若鄉(xiāng)鄰……

  三、圖表記憶法據(jù)心理學家研究,記憶圖表的效果遠勝于文字。記誦《曹劌論戰(zhàn)》可以列表而記住課文內(nèi)容。

  四、畫面對照法蘇軾說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的詩畫面感強,教材配以插圖,可以根據(jù)圖畫來記憶和默誦。

  五、抄誦、聽誦法背誦,最好調(diào)動、發(fā)揮人的各種感官的功能,盡可能做到眼看、耳聽、口說、手寫,這對加強記憶十分有用。抄誦法是邊抄邊看邊讀(以一句、一段或一篇為單位),如是反復(fù),直至背熟。聽誦法是先將要背的內(nèi)容用錄音機或復(fù)讀機等錄音設(shè)備事先錄好,以后不斷地聽,以增強記憶。

  六、詞語搭配法如孟子文章:“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抓住其中使動性動詞“若、勞、餓、空乏”,后面內(nèi)容就顯豁多了。還有順序串連法,如《核舟記》可記空間方位等。

  默寫涉及寫字,不能寫錯字、別字。了解錯誤原因,從源頭上堵。音近致誤,如“叫囂乎東西”中的“囂”寫成“嘯”。形近致誤,如“突乎南北”中的“”字,下方右邊兩點是并列的,不是上下的。義近致誤,如“引喻失義”中“義”寫成“意”。音形義皆近致誤,如“朝暉夕陰”中的“暉”寫成“輝”。

  課外語段復(fù)習舉要

  2003年開始上海中考考文言文課外閱讀。像現(xiàn)代文閱讀一樣,文言文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課內(nèi)知識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再現(xiàn)。2003年考的兩個實詞均在課本內(nèi)學過:“徐”(《核舟記》“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顧”(《出師表》“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2004年考的兩個實詞雖用選項的方式,可還是能在課本里找到源頭。“食”作“吃”講,有《捕蛇者說》的“退而甘食其土之有”,還有《曹劌論戰(zhàn)》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去”作“去掉”講,課文《捕蛇者說》中有“去死肌,殺三蟲”。其實生活中所謂“飲食”之“食”就是文言。而“去”作“去除”、“清除”講,人們平時使用洗滌劑“去污粉”,也是一例。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zhongkao/212196.html

相關(guān)閱讀:名師中考復(fù)習沖刺輔導:數(shù)學最后10多天復(fù)習要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