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采訪北重六小家長課堂時接觸了兩位家長朋友,發(fā)現(xiàn)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困擾著他們,就是孩子沒有上進心,兩個孩子的具體表現(xiàn)為:在學習上總是得過且過,敷衍了事,還總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找借口,沒有一點上進心。這兩位朋友的孩子雖然性格、性別不同,學習成績都屬于中上等,但令家長感到擔心的是:孩子都很容易自我滿足,既沒有爭強好勝的意識,又沒有更高的追求,長此以往如何在這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生存?
其實,家長們的擔心并非是多余的,F(xiàn)在學校里處處充滿了競爭,如競選班干部、評選“三好生”等。既然競爭無處不在,有無上進心便關(guān)系到孩子以后能否在社會上更好地立足,那么,家長就要想方設法地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不僅要給孩子適當?shù)厥┘有〾毫,而要以寬容、理解的心態(tài)去認可并鼓勵孩子,告訴孩子一次失敗并不代表永遠失敗。家長要在肯定孩子的同時對孩子提出希望、和孩子一起憧憬,從而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
鼓勵是培養(yǎng)孩子上進心的前提
“聰明的家長懂得鼓勵,這是孩子積極進取的巨大動力。當然,這種鼓勵來自于父母從內(nèi)心里真正地賞識孩子,相信孩子。”記者采訪時青山區(qū)某小學齊副校長說道。齊副校長還向記者講述了一位母親的成功案例:曾有位母親,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孩子的老師請家長到校。孩子的媽媽來到學校,老師說:“你們家的孩子也太好動了,別的孩子都能安靜地坐50分鐘,你們家孩子30分鐘都坐不了……”媽媽聽了,很傷心;氐郊遥煺娴暮⒆訂枊寢尷蠋熣f了什么,媽媽說:“老師夸獎你了,說你以前能坐下來20分鐘,現(xiàn)在能坐30分鐘了,有進步……”;上初中了,老師又對家長說:“你們家的孩子成績很差,總是拖全班的后腿……”媽媽聽后很傷心,因為全班50個同學,孩子排在49名;氐郊遥瑡寢寣⒆诱f:“老師今天夸你聰明了,說只要你好好學習,肯定會超過你的同桌……”(同桌在全班排在20名);上高中了,老師請家長來學校,“你們家孩子要是再這樣貪玩,就考不上重點大學了……”回到家里后,媽媽對孩子說:“老師說你很有前途,再稍微努力一些,就可以考上重點大學了……”最后,孩子上了重點大學。
齊副校長說:“其實培養(yǎng)孩子的上進心并非難事,重要的是要像故事中的媽媽一樣,不管別人怎樣看待自己的孩子,這位媽媽始終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并且用鼓勵的方法把自己的這種看法傳達給了孩子。正是媽媽的這種鼓勵,一直促使著孩子積極進取,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
親子教育就是這樣,父母越是感覺到孩子厭煩、越是指責孩子,孩子的那種令人討厭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多,有時,他們甚至會破罐破摔;相反,如果父母真正地賞識孩子,鼓勵孩子,那孩子就會朝著父母鼓勵的方向發(fā)展,最終將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人。
妥善解答孩子每一次提問
小學階段孩子的求知欲特別強,他們經(jīng)常會像父母提問。面對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千萬不能消極對待,比如說:“到旁邊玩去,沒看到媽媽正在忙嗎?”更不能無禮反駁,比如說:“你怎么這么蠢呢?”否則,必然會傷害孩子的求知欲,時間一長,孩子將逐漸對知識失去興趣。孩子提出的問題,有的很淺,有的較深,有的特顯無知,有的很富有想象力。
對待這些問題,父母都應該盡快正面回答,如果有時間,還應把它與孩子已掌握的知識或喜愛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如果出現(xiàn)無法回答或不好回答的問題,父母應坦誠地告訴孩子,并盡快向有關(guān)專業(yè)人員咨詢,或通過上網(wǎng)等手段查詢,獲取答案及回答的方法,再及時反饋給孩子。妥善解決孩子的每一次提問,是對孩子求知欲最直接的保護,更是培養(yǎng)孩子上進心的重要方式之一。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zaojiao/60285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