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情緒理解有哪些誤區(qū)?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情緒是指個體對本身需要和客觀事物之間關系的短暫而強烈的反應,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生理的反應、認知的互動,并讓人表現(xiàn)出一些特定行為。情緒分為兩類,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包括:開心、興奮、感動、自豪、同情等。消極情緒包括:難過、生氣、害怕、恐懼、憤怒、嫉妒、報復等。

  1、情緒理解誤區(qū)多

  常見誤區(qū)1:情緒有好壞之分

  寶寶經(jīng)?蓿瑩尣坏酵婢邥、被批評了會哭、害怕了也會哭……寶寶哭,說明他有不好的情緒。

  大家普遍認為憤怒、嫉妒等消極情緒都是不好的,實則不然,消極情緒也是一種情緒反應,只不過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情緒沒有好壞之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都有它的功能。如憤怒或許會給人一份力量,進而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或去改變一個自己不能接受的情況。當孩子有消極情緒的時候,也請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不被了解的情緒。

  常見誤區(qū)2:情緒不需要教育

  孩子不高興了會哭,開心的時候會笑,情緒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天生就會,不需要教。

  很多家長重視教孩子規(guī)矩,或者注重發(fā)展孩子的認知,卻忽略了對孩子的情緒教育。其實,情緒本身是天然的,但表達情緒和管理情緒卻不是與生俱來的技能,它同樣需要家長的耐心教育。

  6歲之前的孩子通常缺乏處理情緒的經(jīng)驗,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被消極情緒包圍時該如何求助。所以,家長首先要教孩子識別情緒。除了單一的情緒,5到6歲的孩子就已經(jīng)有復雜情緒了,如又愛又恨、嫉妒等。面對這種情緒,孩子會覺得困擾,這時需要家長及時幫助分析,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情緒,它意味著什么。其次,要教孩子正確的情緒表達。比如壞脾氣的孩子經(jīng)常在不高興的時候就大打出手,主要是因為他沒有學會正確的情緒表達,不知道怎樣讓對方感知自己的情緒。家長可以教孩子,在感到生氣的時候說“我生氣了”,“你這樣做,我很不開心”,而不是動手打人。

  2、孩子的情緒發(fā)展

  中西方主流的心理學理論一般都認為都認為孩子情緒發(fā)展的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樣化的(盡管在復雜情緒的出現(xiàn)時間和細分上有所不同)。

  在下文中,我將著重講述3-6歲孩子的情緒特點、情緒管理目標以及家長可以做些什么。之所以突出3-6歲,一是從情緒發(fā)展上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情緒更復雜、多樣化,正是讓他們認識自己的情緒,學會正確情緒表達的好時機。二是從生活事件上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經(jīng)歷的生活事件更豐富,既有很多開心的體驗,也會碰到一些沖突事件,學好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有利于在父母不在身邊時適應學校環(huán)境和小朋友間的互動。

  3-6歲孩子情緒特點

  3-6歲的孩子情緒體驗已經(jīng)相當豐富,幾乎等同于成人體驗到的情緒范疇,甚至一些高級情緒諸如理智感、道德感也開始出現(xiàn)。有別于成人的是,孩子們的情緒表達完全是外顯的,缺少自我控制,常常會極度強烈而高漲;而且,此時孩子的情緒多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向內(nèi)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向外具有感染性。

  讓我們用一張表來總結(jié)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情緒特點。

  了解了3-6歲孩子的情緒特征,那么家長又該設定怎樣的情緒管理目標?

  (摘自《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受篇幅限制而略作改動)

  3、關于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請別這樣做:

  1. 追問“為什么”

  情緒的排解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當孩子有了消極情緒,不必急于追問“為什么”,而是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慢慢消化。事后,再和孩子分析:有消極情緒很正常,不需要害怕,消極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轉(zhuǎn)淡。

  2. 逼孩子壓抑或控制情緒

  常對孩子說“不許哭”“不要怕”,反而會讓孩子認為有悲傷、害怕的情緒是錯誤的,而有意壓制得不到發(fā)泄。事實上,情緒是很難控制的,與其壓抑倒不如更好地管理來降低其程度和外在表現(xiàn)。

  家長可以這樣做,來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1. 為孩子的情緒命名

  首先我們要教孩子認識并識別自己的情緒。給情緒命名是一種認識情緒的好方式。就如同告訴孩子:“這是眼睛!”“這是鼻子!”“這是書!”“這是汽車!”當情緒流露出來時,家長幫助孩子說出這個情緒,將情緒(感覺)和概念、以及當下的情景配對,比如“你生氣了”、“你是不是覺得委屈”、“你看上去很高興”、“你看上去很興奮”、“你看上去有些悲傷”、“你看上去有點沮喪”、“你看上去有些孤獨”、“你很好奇”、“你在表達愛”、“你在關心別人”等等。

  我們要重視和關注孩子的情緒,以便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熟悉、發(fā)展自己的情緒世界,而不是滯留、壓抑、迷茫在情緒世界中。

  2. 允許孩子有情緒

  家長應該允許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尤其允許孩子哭,不給“哭”這件事評判好壞。允許,意味著給孩子空間與時間,讓他自然過渡。對于很多哭鬧的孩子,家長總是第一時間去阻止孩子哭,無論是以暴力的方式還是以勸說的方式,總之,目的就是讓孩子不再哭鬧。然而,在父母的成長歷程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接納、允許自己有情緒,繼而也接納、允許孩子有情緒。懂得“同理”自己,才會“同理”孩子,“同理”在前,才會順藤摸瓜理清情緒來源。情緒來源才是父母治愈孩子情緒的最好“抓手”。

  舉個小例子:

  孩子有情緒了,媽媽在處理他的情緒時可以使用三句話,層層遞進。

  第一句:“媽媽看到你非常生氣(傷心、恐懼、惱火,等等)。”給情緒命名。

  第二句:“你想生氣就生氣吧。”允許孩子有情緒。

  第三句:“媽媽陪著你。”表達愛,讓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納感。

  3. 利用繪本教孩子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

  家長在平時可以借助繪本來談論一些關于情緒的話題,相關的繪本有很多,比如《我的情緒小怪獸》、《生氣湯》、《小豬威比情緒繪本》、《菲菲生氣了》、《杰瑞的冷靜太空》系列等。家長在和孩子共讀繪本的過程中,引發(fā)孩子的情感共鳴,并在反復翻閱中,讓孩子學習和遷移別人的經(jīng)驗,以此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需要注意的是,繪本的作用是無形的,并不能立竿見影地解決孩子身上遇到的問題,家長不要太過于著急,就相信繪本的神奇作用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simonabridal.com/youjiao/120942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