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VS初中 學習上的五大不同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原先在小學成績很好,可一上初中成績就出現(xiàn)滑坡,這該如何是好 學習規(guī)律?"……在找初一學生家長"取經"的時候,不少小六的家長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

  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升入初中,將面臨著諸如環(huán)境、學習方法和學習科目設置的不同,家長應針對小學和初中幾個方面的不同做好調整,讓孩子提前適應初中的生活。

  學習方法:從傳授性到理解性

  提前改變: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

  市區(qū)一所中學初一年段班主任劉老師告訴記者,進入初中以后,學生的學習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因此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相應做出調整。

  研究小升初工作多年的福州某中學副校長呂衛(wèi)平表示:"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眼看、手寫、記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學生對知識充分理解,并學會用思維去分析這些知識點。"

  據(jù)了解,由于小學本身知識量少且時間充裕,所以小學老師的教學進度較慢,講解也更詳細具體。但初中科目增多,每個老師的講課時間都是規(guī)定好的,老師必然要改變授課方式。因此,呂衛(wèi)平建議家長,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培養(yǎng)孩子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的學習習慣。

  學習要求:從指令性到計劃性

  提前改變:學會預習,提高學習主動性

  從小學升入初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呂衛(wèi)平表示,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學生只要完成寫字、造句、背課文這些老師下達的簡單"學習指令"就行。但初中則要求學生自覺主動并且有計劃地學習。

  "一般的學生只是單純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的作業(yè)就覺得完成了學習任務,而優(yōu)秀的學生基本上都有預習課本的學習習慣。"呂衛(wèi)平表示,從小學升入初中要求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實現(xiàn)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xuexi/77788.html

相關閱讀:畢業(yè)論文修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