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不肯畫堂朱戶,東風(fēng)自由楊花_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描寫柳樹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自北宋詩人的《清平樂》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fēng)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邊。不肯畫堂朱戶,東風(fēng)自由楊花。

賞析
此詞穿插地寫聽覺與視覺的感觸,從音響與顏色兩個方面勾畫出一幅殘敗的暮春丹青,表白了詞人傷春、惜春、感慨美好年華逝去的情懷,寄寓了作者深厚的身世感嘆。全詞融情于景,寫景中融進(jìn)了自己的生涯,寫出了自己的性格與風(fēng)骨,堪稱一首超群絕倫的傷春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傲舸翰蛔。M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fēng)雨。”作者一起筆就寫因為“昨夜雨疏風(fēng)驟”,南園今朝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零的氣象,天然不勝傷感。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于是,他好像感到到多情的鶯兒也正為落花發(fā)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象詞人嘆氣。寫鶯語的“費盡”,實是烘托出詞人的失蹤感,由于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做作法則與鶯兒無關(guān)。妙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情感,不直說本人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流露此情,伎倆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開頭從聽鶯聲寫起,轉(zhuǎn)而便訴諸視覺。一夜風(fēng)雨過后,園花凋謝,殘紅敗蕊,滿地飄零,散亂不堪。百花盛開時,殘暴本如宮錦,惋惜現(xiàn)在給糟塌得不成樣子了!“滿地殘紅”自是殘春季節(jié)的典范風(fēng)景,比之美妙宮錦之被污損,詞人痛惜之情可見。

下面又從視覺轉(zhuǎn)到聽覺上來:合法詞人目擊這如花似錦的春天匆匆消失,心中無窮惆悵之時,恍如從遠(yuǎn)處傳來歌女小憐之輩彈奏琵琶的聲音,“弦弦掩抑聲聲思”,那弦弦聲聲恰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憐,即北齊后主高緯寵幸的馮淑妃,因她“慧黠能彈琵琶,后輩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本詞中”小憐初上琵琶“,是從李駕《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句化出。這琶琶之聲哀婉動聽,當(dāng)此行將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閨中才子永夜不眠,那剪一直理還亂的情思飛越千里關(guān)山,追尋海角游子。這里,作者抒寫的是由春天的促歸去而引起的年華虛度之感,隱隱寄托著一種麗人遲暮、好漢末路的悲慨。

最后,詞人寫到面前觸目皆是的楊花??這一暮春特有的景色:只見那如雪的飛花飄蕩,是那樣的自在自,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quán)朱紫家的畫堂朱戶。

古來傷春愁秋的詩詞多得不計其數(shù)。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覺得老一套,相反,永遠(yuǎn)有新穎之感。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shiju/8557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