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類型的組織中,目標被精確地明定,就好像是權(quán)衡成功的憑據(jù),而效率一直是評價的主要重點。在南加州的一家有線電視公司里,管理階層為電視客戶服務代表們設(shè)定清晰精確的執(zhí)行目標:每通電話該講多長,每小時該接多少通電話,多少通電話該被轉(zhuǎn)接。每間辦公室的巨大白板上,布滿了在業(yè)務、計劃履行方面及投訴方面各種措施。
第三類型公司是各種公司的原型。舉例來說,當它以快餐業(yè)者的面貌出現(xiàn)時,沒有人能做到麥當勞的境界。每家麥當勞就像是工廠,他們的操作控制極度嚴密,手冊及標準作業(yè)程序為負責烤肉、奶昔、薯條及漢堡包的工作人員提供了精確的工作說明及具體的操作程序。拿烤肉員來說吧,他們被指示將漢堡肉由左放到右(不管他是不是左撇子),使?jié)h堡排列出六乘六的放置方式,員工必須更快地翻動中間的那排肉,因為火集中于此;薯條在熱器燈下不得超過七分鐘,七分鐘后全部丟棄。他們?yōu)槊考壹用说昝刻彀才抛鲆豁椞貏e的雜務:包括清洗面包機、重漆停車場等等。
最佳的第三類型公司是反應市場的高手。“我們的公眾形象是慧黠、專業(yè)而博學的商人,而且剛好既可塑造又淺顯。”麥當勞前任副總裁詹姆士?顧恩說,“事實上,我們是一群積極的人,我們發(fā)射了許多炮彈,因為不是每個炮彈都能擊中目標。我們犯下了不少錯誤,但就是這些錯誤造就了今日的成功,因為我們從錯誤中學習。我們沖動,試圖以超越自己能力所及的速度向前沖去,但我們也是清理自己爛攤子的高手。”
第三類型組織在下列狀況下最有效率:
當生產(chǎn)線有限而集中時。
當任務被清楚而直截了當?shù)刂付〞r。
當獎勵機制被清楚地明訂時。
當市場或客戶完整而穩(wěn)定時。
當目標為有效率地生產(chǎn)銷售單一產(chǎn)品或服務時。
當客戶不重視產(chǎn)品是否針對個人設(shè)計時。
當截止期限清楚而可以計數(shù)時。
在最差的情況下,第三類型公司可能在市場上略有斬獲,但在處理員工問題方面卻遭逢困境。他們視員工為機器中的小齒輪,當員工彼此競爭時,他們吶喊著:“不要落后!跟上來!”員工流動率高是這種無止盡激烈競爭所付出的代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jiuxingrenge/2972.html
相關(guān)閱讀:我所知道的事業(yè)成功型
激發(fā)第三類型最佳的一面
3號與團隊
九型人格--三號成就型的虛假
細說3號??目標至上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