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有針對性和現(xiàn)實意義。就職演說,大都會闡釋自己的施政綱領或對聽眾提出要求,本文是二者融合,所提三點要求,實質也就是施政綱領。作為北大的新一任校長,蔡元培對青年學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當時社會的污濁與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講中,開門見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點要求。這三點可以說每一點都事關北大的前途和命運,體現(xiàn)了他的辦學思想。而北大應該走向何處,這也正是北大學子對新任校長的期待 高中語文,這樣,在內容上首先就抓住了聽眾的心理和興奮點,引起聽眾的興趣。
(2)在結構上,這篇演講辭思路非常清晰。演講,由于是一聽而過,時間有限,一篇演講只能安排一個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圍繞著如何做一個優(yōu)秀的北大學子、如何創(chuàng)辦一所優(yōu)秀的大學而展開的,而且通篇都圍繞著這一中心選擇材料和組織結構。簡短的開場白引出話題,正文展開話題,結尾總結話題,層次分明,脈絡清楚,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3)在語言上,本文用淺易的文言文寫成,在簡潔凝練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樸典雅。這篇演講辭寫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新舊兩種文體并行的時期,當時的許多文章都帶有文白混雜的特點。以本文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還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詞和文言句式,多用單音詞、語氣詞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較淺顯,有許多口語成分,比起古文來好理解。因此,本文讀起來既有文言的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又有口語的通俗易懂,親切自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79191.html
相關閱讀:量詞妙用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