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好壞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處理好師生關系就成為教育成敗的一個關鍵。
一、教師的師生觀
1.如父子嗎?許多教師都存在著“師徒如父子”的錯誤教育觀念。而這種觀念是
封建社會形成,認為學生與老師之間如父子關系一般,隨便可以打罵。但是當今社會,如果還存在這種觀念,師生之間怎能和諧融洽呢?又怎能接受教育呢?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概念也要進步,作為現(xiàn)代教師更應該進步,應樹立社會主義的教育觀念,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2.何看待老師。小學生喜歡的教師是: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學生,態(tài)度親切、
溫和,不愛發(fā)脾氣,知識淵博,什么都懂,會講故事,愛跟學生一起玩,辦事公平,不偏愛哪個學生的老師;不隨意拖堂,不用主課代替副課,謙虛好學、實事求是,不愛向家長告狀,說話算數(shù)的老師。而不喜歡餓教師是;經(jīng)常責罵學生,討厭學生,沒有同情心,上課拖時間,上完課就不理同學,教學方法枯燥無味,偏愛、不公正等。
3.教師如何看待學生,教師如何看學生實際是教師的人才觀、學生觀、人性觀的問題。自古以來,如何看待學生,說法較多,把教師比作“園丁” 、 學生比作“花朵”的觀點最具合理性。因為它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建立比較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打開心靈的鑰匙
尊重與信任,在這點上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是如此。只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 相信學生、 熱愛學生,激發(fā)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去努力,最終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的學生。
三、師生關系的意義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施教的重要條件。叫司要達到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必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積極的發(fā)展。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親密合作,是調(diào)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的一種內(nèi)驅(qū)力。如果師生關系緊張,互不關心,雙邊活動就難以進行。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是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優(yōu)良教風和學風的重要內(nèi)容。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具體表現(xiàn)雜教育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個方面。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認真?zhèn)湔n,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既滿腔熱情又嚴格要求的優(yōu)良教風;學生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 刻苦學習、 勤于思考、 虛心求教的優(yōu)良學風,都有賴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梢,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沒有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師生關系是現(xiàn)代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任務和作用不同,但在政治上 、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師生的目標也是一致的,教師為社會培養(yǎng)接班人而工作,學生成為合格的接班人而學習。師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可見,現(xiàn)代師生關系是一種尊師愛生、 民主平等、 團結互助的新型人際關系;是一種久遠的、 使人終身留戀的美好的人際關系。
四、師生關系的表現(xiàn)
師生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形式是多方面,而且各種形式之間四互相制約、 影響的。
師生間的組織關系和工作關系。師生間的組織關系是由學校的機構職能決定的,學校時候?qū)iT培養(yǎng)人的教育機構。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構成了學校組織關系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組織關系在不同社會制度和教育思想指導下,其性質(zhì)是不同的。如封建社會受等級制度所控制,師生的組織關系四一種宗法關系,學生對教師必須服從;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強調(diào)“個性解放”,以“兒童為中心”,貶低和否定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社會主義里學校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職能和教育過程規(guī)律反映,故而它既主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師生之間工作關系,是由學校機構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形成的關系。而該關系是由工作目的所決定的。當某一工作目的確定后,教師和學生便在其工作關系的維系下開始活動。這種活動,既受叫司和學生主觀態(tài)度的影響,又要受各方面能力水平所制約。如教師的教育能力、 教學水平、 職業(yè)道德等,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 思維水平、 個性心理特征等。所以,師生之間良好工作關系的建立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率。
師生間人際關系和心理關系。師生間人際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一種關系。這種人際關系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直接交往而建立起來的。之所以把其作為“主要關系”,并不在于其關系的本身,而在于教育過程所產(chǎn)生的“效益”。要形成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教師就要真誠地關心、 愛護、 理解、 鼓勵學生,以達到感情上的融洽。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更多的是一種心理關系的體現(xiàn)。師生之間始終存在著思想、 情感、 興趣、 愛好等心理活動的雙向交流。通過這種交流,師生之間可以建立起友好、 理解、 親近、 依戀的心理關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動的心理環(huán)境。所以,要創(chuàng)造條件,加深師生之間的了解、 縮短師生之間心理上的距離,從而建立起真誠的師生關系。
五、建立良好的“尊師愛生”關系
“尊師愛生”是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尊師愛生”關系不僅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建立良好的“尊師愛生”關系是師生的要求,也是師生的責任。
尊師,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尊重教師的勞動。其次,要求學生能夠尊重教師的人格和尊嚴。得到學生的尊重是教師的一種最大需要和滿足。教師也會有缺點和犯錯誤,但學生應該通過正當途徑誠懇地提出意見,決不允許嘲笑、 諷刺、 挖苦教師。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懂得尊師是人類的美德。
愛生。這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的直接體現(xiàn)。愛生是人民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對學說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愛生,首先要尊重學生、 信賴學生。其次,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嚴而有理、 以理服人,嚴而有方、 方法可行,嚴而有恒、 貫徹始終。第三,教育要公正地對待學生。只有公正地對待學生,教師的愛才會產(chǎn)生出更大的力量,給每個學生的道德心靈帶來有益的影響。
總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師生之間形成親密、 友好的感情雙向交流,這正是教育獲得成功的保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675696.html
相關閱讀:怎樣打造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