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初高中知識結構的脫節(jié)讓這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學習不到一個月時就大呼:“高中數(shù)學太難了!”老師則把矛頭直指初中,“不知道他們(學生)在初中究竟學了些什么?”更有甚者直接抱怨:“現(xiàn)在的初中究竟教了些什么啊,怎么這些學生這也不知道,那也不會?”……
問題的關鍵在于中高考的職能不同,造成了初高中知識結構和難度上的脫節(jié);很多我們認為學生應該熟練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其實初中根本就不做要求,怎么跨越這個難度?我認為高中老師有必要對初中的教學作更深入地了解,而不能只知道哪些知識初中學了,哪些沒學,更應該知道每個知識點的要求究竟到哪一步,我從有限的初中教學經(jīng)驗中總結了以下內容,主要涉及高中學習過程中要求熟練掌握而初中其實并沒有達到如此要求的內容。
第一部分:代數(shù)
代數(shù)是數(shù)學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包含內容之多,無法用有限的幾個概念涵蓋。而初中階段所學習的代數(shù)是以后各種概念、計算、證明的基礎,初中對各知識點的要求究竟有多高,我認為高中教師必須知道,否則,對學生做出過高要求只會事倍功半。
1.絕對值的化簡
初中對絕對值的定義是這樣的a=a(a>0)0(a=0)-a(a<0),并且對絕對值的幾何意義也有提及,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2.因式分解
初中在因式分解上的確是重點、難點。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等等,也做了相應的練習,但這些因式分解都只涉及到兩個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而高中需要的立方和,立方差公式,甚至有時會用到的xn-yn的分解,初中完全沒有提及。
3.多項式的除法
初中多項式的除法只要求達到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難度,但這在高中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很多形的計算,或者x3+x2-5x-2在已知有一個因式是時的因式分解,學生完全不知從何下手。
4.字母系數(shù)的方程、不等式的討論
在初中階段,對字母系數(shù)的方程、不等式要求并不高,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中和表示不等式性質的時候,才出現(xiàn)一些對字母的討論。對字母系數(shù)的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初中則完全不做要求。
5.二次函數(shù)
提到初高中銜接,不能不提二次函數(shù),高中老師對初中的二次函數(shù)部分的要求還是比較了解的,所以每次銜接內容的重點都是二次函數(shù)。但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在研究二次函數(shù)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配方法在初中階段要求并不高,配方法在這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種方法,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二次函數(shù)的頂點坐標,除此以外,初中階段的二次函數(shù)內容都可以用公式解決,所以學生的配方能力不高。
其次在高中解析幾何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韋達定理,在初中階段也僅僅是了解而已,根本談不上靈活運用。
另外,二次三項式在實數(shù)范圍內的因式分解,在初中階段也不做要求,但在高中,老師一般都認為這是已經(jīng)解決的內容。
第二部分:平面幾何
初中平面幾何難度的降低,對高中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的打擊是巨大的。雖然高中也相應降低了這兩部分的難度,但還有很多平面幾何的定義,定理在初中已經(jīng)退出了課本,但高中仍然頻繁地要用到,造成了老師上課行云流水,學生聽課似懂非懂。
1.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在平面幾何教學中,這個定理居然會從教學內容中消失,沒有這個定理,立體幾何中有關平行的計算如何進行?
2.三角形的內心、外心、重心、垂心,正三角形的中心
這些概念在初中課本里大部分已經(jīng)完全消失了。
3.三角形的內外角平分線定理、射影定理
這兩個定理在初中不要求了,但在立體幾何,解析幾何里有時會用到,遇到時老師也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結論。試想,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有哪個定理可以這樣草草了結?
4.圓的有關性質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初中平面幾何的難度很高。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圓,圓里有很多性質、定理,圓的圖形千變萬化,所以我們對圓的認識很徹底。
而高中,在前些年對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深度挖掘之后,暫時已經(jīng)找不到難度適當又有新意的題,于是出題者把目光集中到了圓身上。的確,我一直認為圓是解析幾何中代數(shù)與幾何完美結合最理想的代言者,它不同于其他三種圓錐曲線,通過大量復雜的計算證明一個位置或數(shù)量關系。圓中有著大家熟悉的各種性質,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解析法的本質,又可以用解析法從一個新的視角進一步探索圓的性質。所以以圓為背景出現(xiàn)的題一時間大量涌現(xiàn)。
但在初中,圓的要求已經(jīng)降的很低,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定義、性質、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那些切割線定理、相交弦定理、弦切角、公切線等等,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
平面幾何的薄弱造成了高中學習很大的困難,明顯體現(xiàn)在各種用幾何意義解決的問題上,這些題始終是得分率較低的。這需要高中的老師深入的了解初中教學的內容和難度,花些時間把這些缺失的環(huán)節(jié)補上。
初高中的銜接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情緒,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希望初高中的老師能更好的交流,整合出一套好的初高中銜接方案,讓我們的學生能更快更順利地融入到高中學習中去。
論文中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450713.html
相關閱讀:2015年高考數(shù)學小題答題技巧講究“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