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級中學數學教學應強調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即在發(fā)展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也發(fā)展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質.下面談談我是如何提高學生數學的.

  一、講清楚概念的實際來源

  由于數學本身具有理論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等特點,使學生望而生畏.事實上,初級中學不少數學概念等內容都可以找到它的實踐原型.如:正負數、數軸、絕對值、點到直線的距離、函數等,都是由于科學與實際的需要而產生的.講清楚它們的來龍去脈,可使學生不會感到抽象乏味.就“數軸”來說,是規(guī)定了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單單這樣講,學生不易接受.其實人們早就懂得怎樣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各種數量,如秤桿上用點表示物體的重量,溫度計都有三要素:度量的起點、度量的單位、明確的增減方向.這些“模型”都是學生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數,從而引進“數軸”的概念.

  二、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教學,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是由形象思維為主過度到經驗型的抽象思維為主,并逐步向理論型的抽象思維發(fā)展.初中生對數學中抽象的概念、理論的學習往往由于社會實踐經驗相對缺乏,而停留在表面上的一知半解.因此,教學中要借助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把具體的東西和抽象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學會觀察、分析、歸納,幫助學生的思維從具體上升到抽象,從而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學生的透徹思維,牢固掌握數學知識.

  三、重視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師應闡明數學知識的產生發(fā)展過程,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的教育.如我教“實數”的一節(jié)課時,向學生簡介了從自然數產生到整數、分數出現(xiàn)再到無理數的出現(xiàn),告訴學生數的產生與發(fā)展不是人們主觀臆造出來的,它是人們實踐活動的產物.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數學和科學技術方面有著輝煌成就,結合教材內容,介紹我國數學科學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如介紹古代劉微的“海島算經”,祖沖之保持千年世界記錄的“圓周率”、勾股定理,楊輝的三角形定理,現(xiàn)代華羅庚的優(yōu)選法,陳景潤的歌德巴赫猜想等等.這都是我國數學在世界上值得驕傲的成就.

  在教學中可以有目的地介紹一些數學家的成長故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針對個別學生數學基礎差、意志薄弱、對學好數學失去信心,我給他們講數學家張廣厚的故事,從數學不及格沒考上中學到艱苦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學數學系,終于成為數學家.學習他勤奮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個別學生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我給他們講數學家高斯的故事.高斯是近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而他總是十分謙虛,堅持不懈,永遠探索.學習他謙虛謹慎、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精神.

  總之,加強學生數學素質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必然.我們每位教師身上肩負著培養(yǎng)人才,振興中華之重任.我們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協(xié)調培養(yǎng)他們,使他們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許慶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363190.html

相關閱讀:提高學困生數學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