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課“興趣”教學的幾種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高中思想政治課“興趣”教學的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思想政治課“興趣”教學的幾種方法

當前,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思想政治課教學迎來了春天。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應當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積極投身教育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探尋適合時代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升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注意力和興趣,為培養(yǎng)和健全學生必備的政治素質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講好開頭,引起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講好課的開頭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課一開始學生就注意聽講,有興趣,他們就有可能連續(xù)認真地聽下去。否則,他們的注意就不易穩(wěn)定,掌握的知識也不全面,學習效果自然受到影響。教學中要努力設計出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導語”:或通過講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故事、成語導入新課;或在課的開頭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造成懸念等。這樣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心,同時,在課堂教學做到語言生動、條理清楚,并聯系實際講好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和意義,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給學生議、練的時間,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興趣。

政治課教學過程是“讀、講、議、練”的過程。對說教篇幅較多、道理好懂的教材,要精講。要多給學生安排一定的議、練的時間。這樣,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答題思路,或自己設計題支,從多角度、多側面啟發(fā)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例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時,我提出這樣的議題讓學生討論:“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購買商品受哪些因素影響?怎樣看待這些因素的影響?你認為怎樣消費才科學?”學生在議論過程中暢所欲言、精神放松、興趣盎然,既理解了課文,又提高了思想認識。如果教師一直“滿堂灌”,學生一定會困倦,收不到好的效果。

三、開展課堂小活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去,有利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神奇的貨幣》這一內容時,針對學生難以理解貨幣的產生過程,我特意從網上下載了五種商品的圖片,讓學生在課堂上扮演買者和賣者的角色進行循環(huán)交換,讓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擴大了的物物交換所面臨的困難,并乘機引導學生提出可能解決的辦法,從而為貨幣的應運而生埋下了伏筆。

四、政治課教學要解答學生的疑問和關心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

我在備課時,都會認真考慮學生會有哪些想法或疑問,講課時予以解答。“親其師,信其道。”這樣既排除了學生的疑問,又堅定了學生學習經濟學的信念。相反,如果不排除學生的疑問,學生就難以接受教材的觀點,甚至認為教師不能很好地勝任本職工作,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當前,中學生思想活躍,對社會熱點問題非常關心,在課堂上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時教師應針對這一情況實事求是地解答學生的問題。我在講有關紙幣的這部分內容時,有學生問:“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的,那國家為什么不多印刷一些給我們呢?”我沒有認為學生的問題和教學無關不該問,而是給學生以鼓勵,從紙幣的含義、紙幣多少對國家以及個人的意義諸角度進行了解答,滿足了他們的求知欲。

五、積累資料,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思想政治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時代性,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處理好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堅持杜絕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一定要選取相當數量的實際事例進行教學。為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在尊重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前提下,還從社會生活和文字資料中搜集授課的素材,注意積累。把積累到的材料分類分條標號記載,并裝檔存放,建立“教學資料檔案”,需要時從中提取,方便快捷。利用資料,逐步使教學做到有理、有據、有趣,使學生對政治課愿學、樂學。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高中思想政治課“興趣”教學的幾種方法”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zhong/179591.html

相關閱讀:高一政治必修知識點:企業(yè)是市場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