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2015——2015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高一年級歷史試題(卷)命題人:邊奮勇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荚嚂r間為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70分)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边@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被稱為( ) A.“打掃干凈屋子在請客” B.“另起爐灶” C.“一邊倒”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下列有關新中國外交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一邊倒”的方針打破了西方國家孤立新中國的企圖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的差異C.新中國以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身份參加了日內瓦會議D.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3、1953年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為了處理A.同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  B.同鄰國和新興民族國家的關系 C.同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關系  D.朝鮮戰(zhàn)爭的遺留問題4、下表是1949年和1972年宣布與我國建立的國家的數(shù)量,對此分析不符合史實的是( )年份建交國家數(shù)量194910197218A.1949年與我國建交的大部分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B.1972年與我國建交的國家中不包括西方大國C.1972年與我國建交的國家急劇增加是受中美關系開始正;挠绊慏.1949年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多是由于受到“一邊倒”政策的影響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參與的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各項多邊活動有( )①參與聯(lián)合國的維和活動 ②參加聯(lián)合國千年首腦會議③創(chuàng)建上海合作組織 ④參與亞太結合組織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6、1971年,當聯(lián)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shù)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是,毛澤東感慨地地說:“不要忘了,是非洲的朋友把我們抬進聯(lián)合國的!边@表明( )A.美國對中國的敵對態(tài)度轉變 B.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加強C.資本主義陣營發(fā)生了分裂 D.中國政治、經(jīng)濟的國際影響增強7、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新中國外交歷程紀念光盤,共12集,每一集的標題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外交特點。其中能夠反映新中國七十年代外交特點的標題是( ) A.“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 B.“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誼”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 D.“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8、古希臘的海洋文明促進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古代中國的大河文明推動了君主專制的形成。這表明( )A.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huán)境左右 B.民主政治比君主專制優(yōu)越C.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影響 D.海洋文明比大河文明先進9、假如你在古希臘的城邦中游歷,你絕不會遇到( )A.公共場合的演講和辯論 B.奧林比亞競技會C.皇帝出游時的壯觀場面 D.精美的雕塑10、克里斯提尼時期的“五百人會議”是由梭倫時期的“四百人會議”發(fā)展來的,兩者都是雅典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它們直接明顯的區(qū)別是( )A.前者基于部落選出,后者基于等級選出 B.前者基于財產(chǎn)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前者基于等級選出,后者對所有公民開放D.前者基于行政選區(qū)選出,后者基于部落選出11、下列圖片的歷史人物為希臘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梭倫 克利斯提尼 伯利克里①梭倫改革奠定了希臘民主政治的基礎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③克利斯提尼時期確立了陶片放逐法,成為維護民主政治的有利武器④伯利克里時期,是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羅馬人的思想意識方面最重要的貢獻在于,他們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習俗!睂Α袄硇浴钡恼_理解是( )A.羅馬法完全摒棄了習慣法 B.羅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羅馬法與時俱進,為現(xiàn)實服務 D.羅馬法主張消滅經(jīng)濟壓迫13、羅馬法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過程,清晰地反映了人類社會中法律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過程,在羅馬法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合乎邏輯的演變過程是( )A.習慣—習慣法—成文法 B. 習慣—成文法—習慣法C.成文法—習慣—習慣法 D. 習慣法—習慣—成文法14、羅馬法規(guī)定,貸款月息不得超過貸款額的百分之一,超過此限額者應處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罰款。這表明( )A.私有財產(chǎn)不可侵犯 B.債務人與債權人關系緊張C.高利貸已成為嚴重的問題 D.古羅馬運用法律調節(jié)借貸關系15、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皇帝頒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組成部分 B.羅馬沒有法律C.羅馬法面前不能保證人人平等 D.羅馬法保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C.堅持大小州利益妥協(xié)的原則 D.按照三權分立原則建立權力機構19、右圖漫畫形象地反映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競爭、對峙與合作的格局。下列有關美國兩黨的正確表述( )①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②代表的利益集 團不盡相同 ③在內外政策和治國方略上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美國新任總統(tǒng)奧巴馬的外交政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媒體對其評論不一。如果奧巴馬外交政策的失誤,他主要會被那一機構批評( )A.最高法院 B.國會 C.五角大樓 D.最高參謀部21、二戰(zhàn)后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指出:世界已分為“極權政體”和“自由國家”兩個敵對堡壘。他把世界分成“兩個敵對的堡壘”的標準是( )A.是否推行霸權主義B.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C.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D.國家社會制度的性質22、近代法國產(chǎn)生了12部憲法,1789-1875年,法國平均每7年更換一部憲法。這樣頻繁地更換憲法在各國中實屬罕見,這反映了( )A.啟蒙思想的影響不斷深入 B.封建殘余勢力的復辟導致政治危機 C.走向共和的歷程非常艱難 D.外國干涉中斷了民主化進程23、“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余、已經(jīng)受到資產(chǎn)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來保衛(wèi)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馬克思這句話描述的是( 。 A.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的英國    B.法蘭西第一帝國C.意大利王國      D.德意志帝國 24、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自17世紀以來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奮斗,終于制定了適合自己國家特點的憲法或法律文獻,其共同點在于( )①確立了與原來社會性質不同的社會制度 ②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制③建立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25、列寧稱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紀人類三個最先進的國家中三種主要思潮的繼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三個最先進的國家”是指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達的英、法、美三國B.“三種主要思潮”指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C.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共同創(chuàng)造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D.馬克思、恩格斯汲取德、英、法優(yōu)秀文化成果,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26、19世紀70年代巴黎公社失敗的社會根源是( )A.沒有找到合適國情的革命道路 B.沒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黨C.資本主義向前發(fā)展是當時世界的主流 D.沒有建立起鞏固的工農(nóng)聯(lián)盟27、19世紀中期國際無產(chǎn)階級運動中出現(xiàn)新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因是 A.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B.獨立工人運動的興起 C.空想社會主義思想高漲 D.馬克思、恩格斯汲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成果28、有學者認為:“19世紀70年代的新歐洲……可以看做是唯物辯證法所指的歷史上階級斗爭的新階段!痹撚^點依據(jù)的史實是( )A.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B.俄國十月革命 C.《共產(chǎn)黨宣言》發(fā)表 D.巴黎公社革命29、“十月革命的偉大實踐已經(jīng)證明,它是符合客觀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是帝國主義無產(chǎn)階級革命時代的產(chǎn)物,是俄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又是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無產(chǎn)階級和勞苦大眾充分發(fā)揮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的體現(xiàn)!毕铝懈黜椫校诖擞^點能互相印證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勝利絕不是西方某些歷史學家所說的純粹是“歷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③十月革命開辟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新時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運動的成功典范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 D. ①③30、韓國一離婚機構調查機構公布了1950年以來220萬離婚個案咨詢,發(fā)現(xiàn)有一時期,婦女以丈夫生死不明為由,提出離婚的特別多,此時期最有可能是( )A、50—6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2000年以來31、標志著第三世界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崛起的事件是A.亞非會議 B.不結盟運動興起 C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D“七十七國集團”成立A.有民族和國家的獨立作保障 B.有蘇聯(lián)的外交支持 C.有強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 D.有正確的外交方針34、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根源在于( )A.各國綜合國力的強弱 B.發(fā)達的科技和技術C.世界經(jīng)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 D.強大的軍事力量35、學習了《歷史必修1》后,請你指出下列歷史命題中,不是歷史規(guī)律的一項是( )A.中國人民選擇共產(chǎn)黨、選擇社會主義是歷史的必然B.世界政治文明經(jīng)歷了人治到法制、專制到民主的過程C.二十世紀末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正說明中國的古代諺語:合久必分,分久必合D.在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下,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和價值觀多樣化也是不可遏制的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0分)36. 民主的演進,是人類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內容。閱讀有關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陜西省榆林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gaoyi/321943.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初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