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作為一名青年,我們既要學(xué)會好動,也要學(xué)會好靜,在動與靜之間,選擇去做最好的自己。
1、人生來好動,好發(fā)展,好創(chuàng)造。能動,能發(fā)展,能創(chuàng)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fā)展,不創(chuàng)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
筆記:想到了兩個字“勤”與“懶”。我們總能在勤奮之中尋找可以讓自己為之去努力的趣味,卻從不會在懶惰的狀態(tài)下找尋到人生的意義,當然,這里的懶惰并不是慵懶的意思。
2、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靜止,求泄的方法在動。
筆記:安靜的時候,是思想最發(fā)散、靈感最容易來的時候,但安靜也需要有一個度,安靜久了,容易心生抑郁,抑郁久了,容易產(chǎn)生憂愁,甚至會懷疑人生的意義,產(chǎn)生對世界的非正?创6虢鉀Q郁愁,唯有讓自己忙起來,做一些喜歡的有意義的事,去痛快的發(fā)泄自己。
3、朋友,閑愁最苦!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么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么樣一個世界。
筆記:這個世界,不會有愁苦,愁苦全源自于自己給自己的那個世界。不管你什么樣的心情,這個世界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轉(zhuǎn),既然這樣,那又何苦自討憂愁呢?
4、假如你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勸你多打網(wǎng)球,多彈鋼琴,多栽花木,多搬磚弄瓦。假如你不喜歡這些玩藝兒,你就談?wù)勑π,跑跑跳跳,也是好的?/p>
筆記:對自己最了解的人永遠是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適合跟什么樣的人交朋友最幸福;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做什么事能夠讓自己生活的更有意義。在“動”的前提下,做自己認為有意義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就好。
5、世間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強烈。
筆記:如果把“動”比作創(chuàng)造力行為,那“靜”就可以比作感受力行為。沒有內(nèi)心感受力的創(chuàng)造,也只是一副沒有感情的空殼而已,不冷不熱,呆滯著。
6、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領(lǐng)略的人。所謂領(lǐng)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
筆記: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想要自己得生活越來越快活,那就一定要在生活中尋找到更多的趣味,培養(yǎng)出自己的興趣所在,興趣所達,幸福所至。
7、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是對于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yīng)酬話,真是覺得苦也。你對于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談話,只是默默相對,心領(lǐng)神會,便可覺得朋友中間的無上至樂。
筆記:最不喜歡打交道的人就是,除了敷衍了事,沒有任何從心的交流,兩個人的頻道不同,怎么說都說不到一塊去。與其這樣痛苦的跟別人打交道,不如去尋找更適合自己更同頻的朋友。一個適合的朋友,會讓你的交流省心90%。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愿你在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尋找到不一樣的驚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dushubiji/634634.html
相關(guān)閱讀:《偉大的悲劇》讀書筆記600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600字
《走在孩子的后面》讀書筆記
《上海的紅顏遺事》讀書筆記
《對生活的渴求??梵高傳》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