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小學生寫讀后感程序比較簡單,重點就是把自己讀后的真實感受寫下來。老師為大家總結出小學生寫讀后感的一般模式。
小學生寫讀后感的一般模式:交代+介紹+感受+疑惑。具體來說,如下:
首先,簡單交代在什么時間,你讀了什么書,或什么文章,讀的怎么樣。
其次,概括介紹書或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簡介作者及作品。
再次,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書、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或感人之處談體會。
最后,提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疑惑。
另外,小學生寫讀后感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讀后感,既有“讀”有“感”,“讀”是基礎,“感”是結果,“感”從“讀”中來,
“讀”得透徹,“感”得才深!白x”時一定要認真,弄懂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
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邊讀邊做讀書筆記,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
第二,寫讀后感重點是寫“感”而不寫“讀”,
因此,在寫讀后感時重點應放在“感”上。有的學生寫讀后感時,大量的筆墨在介紹書或文章的情節(jié)、場景,凡是自己認為有意思的段落都寫下來,到最后才寥寥幾筆寫感受,有的甚至僅剩一句“讀了這本書或文章我深受教育!
受什么教育了?連他自己都說不清?墒牵白x”也不能一點都不寫,必要的情節(jié)敘述還是要寫的,你為何有感而發(fā)?必須交代清楚,這樣文章才有理有據(jù),即:“讀”和“感”要有機結合。
第三,寫讀后感一定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
書或文章當中的某一個情節(jié)或某一句話觸動了你的心靈,你才有感而發(fā)。
而這個“情節(jié)”或“一句話”正是你學習、生活中引以自豪或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離開了自己的生活實際何談感受?你的感受只有放在你的生活實際當中,才有說服力。
第四,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由于個人的閱歷,水平以及掌握知識的程度存在差異,所以不可能句句理解,處處共鳴,
有疑惑是正常的,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未必不是好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dushubiji/1260240.html
相關閱讀:《名師課堂經(jīng)典細節(jié)》教師讀書筆記1000字
《幼兒教師適宜行為研究》幼兒園讀書筆記
童年的讀書隨筆600字
《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讀書筆記400字
大學讀書筆記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