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山月在天
——《明日又天涯》讀后感
在這個塵囂紛擾的時代,在這個麻木不仁的社會,在這個六親不認的世界。何人能真心以待、誠信相守。當(dāng)友誼也成了這個世界的奢侈品,當(dāng)個人利益遠離于性情,似是習(xí)慣的發(fā)現(xiàn)。“朋友一生一起走,不追金錢與名利”的文人思想那也終是一句空話卻被傳頌了幾代人。是否,視友情為無物才是這個社會應(yīng)有的情操?
或許是因為對這個時代的冷酷無情早已是司空見慣,亦或許是因為自己的性格使然,在他人眼里的我,是孤傲而獨立,孤單而倔強的。小學(xué)時,曾經(jīng)交過一位女友,她多次對我說:雖然看上去,我是意氣飛揚,滿含自信,若有所思地仰著頭,臉上浮著桀驁不馴的笑,可是,我的眸子里,卻永遠閃爍的是慢慢的倔強的目光。
對于女友的說法,我一直都是一笑而過,因為在我內(nèi)心一直認為,在這個世上有誰不是孤獨的生,孤獨的死呢?孤獨如影如隨,不必化解,已成共生。歲月悠悠,漫長沒有止境,誰不是終就還的了一個土饅頭呢?
當(dāng)代著名作家三毛的經(jīng)歷似乎于我是大相徑庭的。三毛對友誼的見解、對友情的割舍、對友情的認知也會令我為之動容。在丈夫死后的她,雖軀體完好,身心卻早已碎成片片。她封鎖了自己的內(nèi)心,也切斷了自己的友誼,從此忍受著生的艱難,心的空虛。“青春結(jié)伴,我已有過,是感恩,是滿足,沒有遺憾”也成了她對摯友的情感的據(jù)點。
云在青山月在天。歲月悠悠,漫長而無止境,畢竟人是必須各自飛行的。宴席總會散去,就讓這份美好的記憶留在記憶的回憶中又何嘗不是件好事呢?青春作伴,已經(jīng)有過,沒有遺憾。散了的好,散了才是聚了,不散不知聚,聚多了吧,反把“不散的聚”弄不明白了。
如今,我們恐怕真的不能相聚了把,小學(xué)畢業(yè)后便各奔東西,QQ,E-MAIL等軟件雖能傳達消息卻也不能有面對面談話的自如了。雖然自己說的那么清楚透徹,但是真正分別了,心里又不是滋味,難免有點悵然若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simonabridal.com/duhougan/777035.html
相關(guān)閱讀:品三國讀后感_讀后感800字
童年讀后感800字
城管來了讀后感800字
《再見了,拖拉》讀后感800字
好奇也是一種探究精神??讀《香草不是笨小孩》有感